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

“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”,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——“锔瓷”,就是把打碎的瓷器,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“锔子”,再修复起来的技术,这种中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艺,起源于宋,兴盛于明清。锔瓷,顾名思义:锔钉补瓷,将金属丝打成大小不一的锔钉(也叫锔子),再把这些钉铆进钻好孔的破裂瓷器中,接着捶打钉脚,让钉脚一个个嵌入小孔里将裂缝把紧。当所有的锔钉都铆好后,碗壁完好如初,外壁钉帽如拉链般紧扣,再涂上黏性强的油灰膏,一个瓷器就锔成了。李氏鋦瓷从清末民初之后分为两大类,即:常活,就叫粗活,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。而另一类则是经过艺术加工专为艺术收藏的锔瓷细活,即:行活,也叫秀活。

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。

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

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

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

2021年,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列入第五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

原文链接:省级:古陶瓷修复技艺(李氏锔瓷技艺)_历史民俗_文化常德_走进常德_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